东莞市第14届英语口语大赛共吸引了172409人参赛,2万多条原创双语视频上线,单个作品最高点赞量超100万次,大赛k8凯发app官网点赞及访问超7000万次,吸引了境内外知名媒体报道,累计曝光量过亿,影响力和传播力空前。2024年5月起,我们策划推出口语大赛“宝藏学校”巡礼,挖掘宝藏选手背后的故事,续写口语大赛对于参赛者、学校及师生的共同记忆。
第4期口语大赛“宝藏学校”巡礼,我们走进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广东医科大学(东莞校区)。数据显示,该校共有454名学生报名参加本届大赛,其中33人晋级复赛,1人晋级总决赛,该校外国语学院学生曾子维摘得成人组铜奖。
今年,广东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口语素养课老师蔡远顺得知口语大赛后,更是全力支持学生参赛,并为学生做贴心指导和服务。她表示,“我们的大学生需要这样的舞台,去不断磨练自己,提升口语表达和与运用能力。希望能有更多机会,让学生走上广阔的社会中锻炼,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成长。”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
早在上一届英语口语大赛中,该校2020级药学专业学生夏克热木·夏热黑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,传播中医文化,并一举获得成人组银奖,展现了该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凡实力,也鼓舞了学校的师弟师弟们,以英语传播正能量,讲好东莞故事。
酷爱表达,参加口语大赛让她深受启发
目前在广东医科大学就读英语专业大三的曾子维,一直很喜欢站在舞台上表达“自己”。自进入大学以来,她就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演讲比赛,平常也喜欢和朋友和老师(包括外教老师)交流。去年12月,该校老师呼吁学生参赛时,她便毫不犹豫就报名参加东莞市第14届英语口语大赛。
谈及参赛感受,曾子维直言这次参赛,不仅加深了她对英语学习的理解,也结交了非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尤其在备赛过程中,极大地提高了她的写作和表达能力。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,她认为专业课知识涉及到中英差异对比的内容,通过将课本内容和实践相结合,在理解和运用方面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
曾子维表示:“对一个大学生来说,和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们交流沟通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,很幸运能遇见这些朋友,不仅分享英语,在平时生活甚至是人生方向上,都给我很大的启发。”
英语口语要好,关键是“勇敢说”
很多非母语者在表达方面会有畏惧心理,害怕说错,害怕别人听不懂。为此,曾子维建议,第一步是“别怕说错,先大胆地说。”克服恐惧心理,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刻意练习,练习次数多了,自信心也就慢慢上来了。其次,用最简单的词、最常见的句子,加上肢体语言去表达。对话就是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,要允许自己犯错。 第三,有错就改。说完以后,自己要有意识地复盘总结,保证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。不妨采用录音 录像的形式,或者在和别人聊完天或者练习的时候记录一下,是个非常好的复习素材。 回听、回看自己的录音录像,找到不足的地方,多输入地道的英语表达,拒绝生硬的中译英,慢慢建立自己的语料库,然后不断地加入到自己的创意表达中。
传播中国故事,弘扬中医文化
自广东医科大学创办以来,一直植根基层,薪火相传,厚德精医,形成了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鲜明的特色,该校获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,被人民日报等多家知名媒体报道,被称为“基层医生的‘摇篮’”。
为给学校学子提供更多语言方面的学习环境和学科素养支撑,2014年,广东医科大学在学校英语教研部的基础上设立外国语学院,在外国语院长杨劲松的带领下,学校医学英语等相关专业发展迅猛,到现在学院在读大学生超过1000名,常年聘请6-8名外教作为教学指导,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。
杨劲松院长表示,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,从专业建设、能力拓展、课研活动等多方面发力,助力学生成长,而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,为学校培养各类人才尤其是医学人才方面,提供更多的可塑性和基础支撑,随着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,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查阅各类国外的专业期刊、学科论文,对他们未来的成长、成才起到很大的帮助。
为展现学校的教学特色,外国语学院大力推进中医文化走出国门,弘扬中医文化,为此还专门编写了以中草药为主要内容的英文绘本教材,暑期组织学生做相关主题的调研和活动,更好地传播中医文化。杨劲松表示,希望大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传播中医文化的社会实践中,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,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国家的“宝藏”历史和文化传承。
日前(6月19日),由东莞市委外办牵头组织召开的“外籍友人进莞来”系列活动——“外国人才在东莞”主题沙龙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举办。在广东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劲松,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祝海林等老师一行带领下,该校外国语学院10位学生志愿者积极协助现场工作,用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与外籍人士进行友好交流,介绍东莞这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表现,并耐心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,展现了极高的综合素养,获得了主办方及相关参会人员的一致赞誉。
在与外籍人士交流过程中,学生们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,也向外籍友人表达了“希望有更多了解东莞、融入东莞、热爱东莞”的美好愿景。
网友跟贴